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7节(2 / 2)


  这一题,莫说考这些举人,便是考校朝堂命官也得为难不已,那亡山之地,荒凉、贫瘠、寒凉,就是司农事的官员都不知那块地儿上应该种些什么,还谈如何改善老百姓的日子呢?

  郁桂舟对这亡山还算有几分熟悉的。

  郁家大房一脉如今悉数在亡山境内还不知情形如何,这两年他们请的人都未带什么可靠的消息回来,郁老祖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却一日忧心过一日。

  朝堂要想彻底的消灭这些贼子,非一朝一夕的事儿,光是去打一趟并无大用,还得派队伍镇守在亡山境内随时侦查,而亡山知府得与这些士兵们配合,挨家的普查人口,效验每家每丁的具体情况,因为很有可能便是那些贼子既当贼,又是民。

  而贫瘠的地方并不适合种植蔬菜,应该先改变土地的土壤问题,在郁桂舟记忆里,高粱、玉米、小麦、花椒、棉花、等等植物都是耐旱,耐贫瘠,耐涝的,而其他的如豆子之类的、马铃薯都适合贫瘠之地的生长,不挑地儿才对。

  这些虽不说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但至少能让他们吃饱饭,只要吃饱饭了,依着人的无穷无尽的思绪,还怕想不出来挣钱的法子吗?

  作者有话要说:  给我一点阳光,我能给你整个世界!

  第145章 皇都之行(八)

  会试第三日, 考核的是君子三艺, 三艺原是单人考核,只今年恩科, 魏君特意留下旨意, 可几人一组一同考核,不过,几人一组的难度可要比单人的大得多。

  无论是会考大人的评判还是几人一组之间的默契和配合对学子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和磨砺。

  而选择了几人一同参与的并不在少数,以上淮学子居多,他们大都彼此熟识,天长日久的默契自是非旁人所能比,而其他州府熟人之间一起参与的也有不少, 其中以宣和队伍又最是受人关注。

  这支队伍里, 汇聚了东平省内的精英弟子,解元、亚元、经魁等等,皆是渝州、晏州两府最为优秀的学子, 且在各府内鼎鼎大名、如雷贯耳, 而若说谁能打破上淮学子回回得利之事, 宣和队伍也是极为被各州学子们看好的。

  艺道大比未开始,就无声的燃气了一波硝烟。

  随着比试的正式开启, 气氛更是紧滞起来,学子们无一不是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力求在此次会考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天下知!

  宣和的队伍里有白晖、郁桂舟、施越东,四人选择的是琴艺合奏, 郁桂舟曾和白晖等人在谢家村里共同弹奏了一曲《笑江湖》,此曲是郁桂舟贡献出来的,其意境悠远、其磅礴壮志都堪称经典,又涉及琴、萧、笛、鼓的融合,韵味独特,宛如一体。

  姚未不在,而这回为了要脱颖而出,几乎没有多想,这曲《笑江湖》便头一个浮现在众人脑海,又加上白晖对宣和的大力推崇,且郁桂舟等人都是见识过宣和的学识和琴技的,力邀了宣和加入,只试听了一小段,宣和便迫不及待的追问下一段,受音而来,为音痴迷的他自然是二话不说的同意了下来。

  如今四人相顾一看,皆是不由而同的笑了起来,各自拿了乐器,由执琴的慢慢起调,萧声混入,笛声合拍,一曲悠远,仿佛在诉说洗尽铅华的一代名仕将将归隐,写下了这一曲对往昔的回顾、感慨、峥嵘的岁月,其磅礴之势涌出,说着名仕年迈但心依旧,只如今愿一人一壶酒,带上一匹马看尽大好河山的豪情之举,更让人随着这音符想象着名仕在山川之间登山忘月,一览众山下的瑰丽震撼。

  曲尽,百鸟归巢,落日斜去,这样的随性却由衷让人怀念追逐。

  会考之后,会考中所发生的却依旧被人热议着,宣和等人以一曲《笑江湖》名动天下,这四人又被人称“四公子”。

  姚公子就不干了。

  什么四公子不四公子,明明他才是四公子之一,不过是因为他不能参加会试,把位置让给了宣和而已,怎就被给取代了?

  不过他再怎样解释也无动于衷,毕竟,一人难抵悠悠众口。

  “气死我了!”姚未气得连灌了几杯茶水才稍稍觉得解气,打从两日前会考后,他同郁五叔去考场外接人,便听到许多人称赞那《笑江湖》一曲。

  初初,姚公子是满意的,是得意的,只差翘起尾巴接受别人的谄媚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举子口说四人是四公子时,他的脸才慢慢黑了。

  “气什么呢,咱们都知道你才是四公子之一,”郁桂舟便放了书安慰他。

  “可那外头的不知道啊?”姚公子意难平,这可是关乎自己地位的事儿,誓死也要保护好,万不能为别人做了一场嫁衣。

  他不由又有些好奇的看着郁桂舟:“郁兄,这都考完了几日了,你还捧着书做甚,好生歇息一番才是,最不济,学学白老三去城郊走走,憋在家里委实太闷,且还更心慌。”

  会考试,没有任何人能置身事外,安然等着那放榜之日的到来,可他们却只有等着那日的到来,这中间的煎熬和等待,只得慢慢熬过去。

  白公子放松自己的办法就是邀上几个熟识的去郊外走走,而原本应是手不离书的施兄则是发着呆放空,反而是郁兄替代了施兄那一角色,变成了一个手不离书的人。

  郁桂舟笑了笑,扬了扬手中的书:“反正无事便看看书罢了,且这些书里涉及到考试的还挺多的,我且看看前辈们是如今解答的。”

  姚未更是一口气哽在喉头。

  考试都过了,下回谁还考这些考过的?

  他不由的把目光放在唯二正常的人身上,眼巴巴的:“五叔,咱们就任由他们这副样子?我原本还指望着让郁兄替我想想主意怎么把四公子的位置给夺回来呢?”

  郁言闻言,摊摊手:“不这样你可有法子让他们不紧张?”他蹭了蹭下巴,笑道:“不过吗,我倒是知道如何夺回你四公子的名头!”

  “真的!”姚未的眼一下亮了起来。

  “自然,五叔从不骗人,”郁言顶着一张诚信可靠的脸,脸上还带了点神秘,颇有种江湖骗子的装扮。

  姚公子一无所觉,一下蹦到了郁言身后,狗腿的给他垂垂肩,捶捶背,口中还追问:“五叔你快说说,五叔你最好了……”

  两刻钟之后。

  “五叔,你到底行不行啊?”姚公子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郁桂舟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淡淡的提醒姚公子一句:“姚兄啊,四公子不四公子的不是早就被记录在案了吗?”

  他们所出的书尾都是渝州府四公子的名儿,哪怕这一曲《笑江湖》并未收录在册,但在上一侧精英书籍最后也是提到过几嘴的。

  所以,只要有那书在,何愁不能证明谁是四公子?

  “对啊!”姚未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不依的看着郁言:“五叔,你这是趁火打劫啊?”

  郁言斜倪了他一眼:“怎的,你叫我五叔不是我小辈吗?”让小辈来揉揉肩、垂垂背的难道有问题?

  这几只只在嘴上占尽了便宜,结果当小辈该孝敬的,该表露的一样都没有,真是白让他们叫了,他还没找人算账呢,这还得看在他是长辈懒得跟他们一群小娃娃计较的份上。

  姚未嘟着嘴,被忽悠得不甘不愿。

  当长辈就能忽悠人了?

  当长辈就能理直气壮忽悠人了?

  当长辈就能在被揭穿后死皮赖脸不承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