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第101节(2 / 2)


  钟家原本的意思,也口口声声的说过她们这些出嫁女有份,也有资格做娘家挑选入宫做皇长子的伴读,现在这功劳落在钟家姻亲府上,也不算落到了别处,毫无关系。

  钟明兰连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还跟赵励商量:“要不要妾身给宫中递个牌子,入宫去拜谢娘娘去。”

  赵励想了想,轻轻摇头:“不必了。”

  当今没有示下,他们还是不要动作的好。

  宫中,闻衍亲自把已经批阅的折子递到钟萃面前,眼里带着几分期待:“打开瞧瞧。”

  钟萃不是第一回 看奏折,已经不会诚惶诚恐了,她接了过来,看见里边的奏文时仍旧惊讶了两分,但很快钟萃冷静下来,朝闻衍屈屈福礼:“臣妾代姑父赵大人谢过陛下。”

  闻衍挺着胸,下巴微微挺着:“赵励在前殿已经谢过了。”

  钟萃就不再提了,亲自恭请天子入座,给他添了茶水,柔声开口:“虽是谢过了,但赵大人与朝中大臣相比,还有些欠缺,若不是陛下英明,慧眼识珠,赵大人哪里能在这个年纪就出任三品大臣,这一切都是陛下给的,便是再三答谢也不为过的。”

  闻衍压了压翘起的嘴角,举了茶盏掩饰,等喝过了茶,他似不经意的问起来:“你当真觉得朕英明?”

  “当然。”钟萃想也不想就答,眼中尽是崇敬。

  陛下对前朝国事尽心竭力,钟萃身为后宫嫔妃也是看在眼里了的,陛下对得起黎明百姓,让四海太平,这一点无可否认,任谁也不能指摘。

  钟萃虽不知书上那些被歌颂的帝王开创的盛世是何等繁华,大街小巷又该是何等的夜不闭户,也只有从书中才能窥得一二,但她身处大越,在当今治理下,只知如今安宁,百姓称赞。

  闻衍在她目光下,心里骤然升起一股豪气,男人在在意的女人面前都是不甘落后的,闻衍脱口而出:“朕还可以做得更好。”

  钟萃微微一凝,顿了顿,不若刚才的痛快了,她再三迟疑:“陛下为了国事操心,殚精竭虑,还是应该以龙体为重,若是陛下累坏了身子,这是黎明百姓之苦,也是大越之苦,也是臣妾之苦,那时臣妾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她目光泛着担忧,仰着脸看向他。

  闻衍心里一软,拉着钟萃的手拍了拍,跟她保证:“你放心,朕的身子好得很,刘御医已经替朕查验过好几次了,说朕的身子无碍,有御医不时照应着,你莫要担心了。”

  钟萃哪里能放下心来的,宫中御医的医术她当然是信任的,只是想到上辈子陛下被活活气死,还是有几分放不下,只得跟他哀求:“那臣妾送到前殿来的汤水糕点,陛下千万记得多尝上两口。”

  闻衍亲自说了刘御医的诊断,他如今是全然相信刘御医的看诊了,正好说了出来,原本想借机让钟萃不再往前殿里送那些掺了药粉的汤水糕点的,但对上那一双盈盈担忧的眼,天子要说的话被堵了回去,不愿拂了她的意,只得把话咽了下去,反倒宽慰起她:“既然朕已经无碍了,你也莫要日日往前殿送了,那膳房之地到底杂乱了些,几日送上一回也是使得的。”

  天子都退了一步,钟萃也不好得寸进尺,她轻轻颔首:“臣妾知道了。”

  正说着,皇长子从外边跑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婢子嬷嬷,紧紧的追着他,生怕他给摔了磕了。

  明霭一头撞进了闻衍怀中,仰着小脸看他,清清脆脆的喊:“父皇。”

  天子甚少踏入后宫,但每回进后宫都要在缀霞宫逗留,只对皇长子来说,到底见父皇的面见得少了,他正在外边玩呢,一听宫人说陛下来了,连忙跑了回来,两只小手扒在闻衍身上就要往他身上爬。

  追上来的宫人们脸上顿时一变,跪伏于地。

  皇长子在外边玩了泥,哪怕有随行的嬷嬷带着绣帕不时给他擦一擦,他一身上下,手上还有些泥,一下就在闻衍身上弄出了泥印子,坏了天子衣裳。

  闻衍看着这个小泥猴,都不知道该不该伸手去扶他了,再过两月入秋后便是三年一回的会试,等会试过后他便两岁了,虚岁也是三岁了。

  皇家这个年纪的小儿再是顽劣也会在长者和嬷嬷们的教导下开始学一些简单的规矩了,比如行礼,在天子面前不能失礼,皇长子去岁出席家宴时倒是规规矩矩给他们行过礼,但其他时候都是这般行为。

  天子疼皇长子不假,但也重规矩,下意识见不得这般行为,正要开口,抬头对上钟萃含笑看着他们父子,要训斥的话却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了。

  钟萃和气的对着下边战战兢兢的宫人们抬了抬手,脸上连一点害怕的神色都没有:“你们都起来吧,先出去候着。”

  等宫人告退,她眼色不变,嘴角含笑,从容的开口:“臣妾看着皇儿与陛下这般,倒是想到了书上所说的天伦之乐,在偶尔时候,没有身份,没有尊卑,便如同市井里的普通父子一般,有说有笑的,不必顾虑太多,想亲近又怕失了礼数,宫中规矩多,也只有这几年才能如此舒坦,若等他启蒙了,知道规矩了,怕以后就该跟所有人一样一本正经了。”

  闻衍提过好几回皇长子的规矩问题,但每回提及时,德妃总是不大高兴,顶撞几句,闻衍本以为她又要借口皇长子还年幼,以后会教的话,原本也歇了心思要训斥,不想与钟萃起了争执,惹她不悦,但不料钟萃说了这番推心置腹的话。

  她脸色温柔,眼中似乎还带着怀念,又有些遗憾,叫闻衍也忍不住跟着她说的想到了市井里父慈子孝的和睦。

  天子时常出宫,也是见过市井里当父亲的会让小儿骑在肩上的模样,但对象若是换成天子,这便是大不敬。

  宫中规矩众多,有规矩隔着,难免叫人客气疏离几分,闻衍不由得想起了其他,便是他与太后,母子情分甚深,但也是不亲近的,手却把小儿搂到了怀里。

  钟萃看在眼里,嘴角一弯:“陛下是好人,臣妾第一次见到陛下这样好的天子了。”

  闻衍被钟萃的话哄得飘飘然,走路都觉得有些飘,直到出了缀霞宫才回过神来,想起还有话没有交代,又转身进了缀霞宫。

  钟萃搂着小儿,在他额间轻点了点:“你呀,母妃都跟你说过好几次了,你父皇这人吃软不吃硬,你见了你父皇先朝他软两声,哪里能这样横冲直撞的。”

  皇长子尚小,听不懂母妃的话,只咯咯直笑。

  门外,闻衍楞在原地,宛若被一道雷当头劈下,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第159章

  直到浑浑噩噩的回了前殿,闻衍坐在龙椅上,才逐渐回过神来。他面目表情的问身边伺候的杨培:“德妃的话你方才也听到了吧?”

  杨培倒是恨不得自己方才耳朵聋了的,也总好过听到那话大逆不道的话,如今还要面对天子的问询,杨培倒是想说没听到,但连陛下都听到了,他要是否认,岂不是犯下了欺君之罪?杨培斟酌再三,只得陪着笑脸:“是,奴才是听到一二。”

  杨培心里忍不住苦笑,德妃娘娘欸,怎的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叫陛下给当面听了去的?当今性子捉摸不定,尤其是他们伺候在御前的生怕行差踏错了的,但如天子这般手握权柄的人,再是高高在上,也并非是全然喜欢听真话的。

  前朝的大臣们耿直谏言,他们这些伺候在侧的自然要奉承着,多说些好话,如此才能在主子面前博一个好印象的。但这种话哪里能当面说的?尤其还是叫陛下给亲耳听到。

  杨培就是有心想为钟萃这话找理由遮掩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闻衍脑子嗡的一声,咬牙切齿的:“朕就知道,她果然也是在骗朕!”

  听听她说的甚么话?他吃软不吃硬,先朝他软两声,一副拿捏住他脾气的模样,叫闻衍下意识的想起了之前她在他面前乖觉的模样,每回在他面前都会说上许多好话,各种夸赞。

  联想到如今,既然她已经摸透了他的性子,知道他是吃软不吃硬的人,那这些她夸赞过他的话又有几分真几分假?说不得都是她用来哄骗他的。

  就连方才她称赞他是好人的话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