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52伪小三和准正室

152伪小三和准正室

铺子外围还在继续修整,看来县太爷的计划应该没变。

这就好啊!

陶叶把半颗心放回胸膛里,剩下的半颗,就看县太爷的那位未婚妻什么时候对付自己了。

赵氏和陆氏已经上了门,有刘七在里面衔接着,陶叶一点儿都不担心那位贵女找不到她家大门。

不过迟早而已。

又过两天,她带着画好的装修图去铺子。一出小胡同,就看到一辆打着家族标记的豪华马车停在路旁,车窗开着,一双灵动的美目正冷冷地看着她。

她观察对方片刻,心道,县太爷艳福不浅,这位还是个大美人呢!

“陶姑娘,出去呀。”刘七忽然凑到窗口,笑盈盈地同陶叶打了个招呼。

陶叶回道:“是啊,刘七姑娘不去县衙看你的县太爷,到这贫民区做什么。”

她这话的杀伤力可谓巨大,范若晴脸色一变,狐疑地看向刘七――并不是她对楚余的感情有多深,也不是喝下的醋有多酸,而是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不想要的东西那也是我的,别人动了占有的心思就是不行。

刘七既然敢带范若晴来,自然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她笑着说道:“这样拙劣的挑拨,范二姑娘怎么可能相信?我们可是手帕交,我是什么人,范二姑娘最清楚不过。”原主恃才傲物,即便对什么人有爱慕的心思,也一向隐藏得很好。而且,原主常常在范若晴面前说楚余的不是,范若晴不大可能相信她能看上楚余。

这套路跟她在现代时对陶叶玩的大同小异,但都很好用,都是蠢货不是吗?

她得意地笑了起来。

范若晴果然还是相信她的,只是话说得不太好听,“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做人最要紧的是有自知之明,没了这个,人跟畜生又有什么区别?”

她的话音还没落下,刘七的笑就僵在了嘴角上。

陶叶对这话倒是无动于衷,淡淡说道:“犯二儿姑娘说得极是,我也是极为赞同的。如果你就是来说这个,那我与你看法一致。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你……”范若晴自以为言语如刀,定能让陶叶羞愤难当,却不料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不免一时有些发懵,眼睁睁地看着陶叶甩开大步走远了。

刘七冷笑着说道:“穷乡僻壤出刁民,毫无羞耻心。楚二公子专门为某人开了铺子,想来某人不会轻易放弃的吧。若晴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

范若晴冷哼一声,让婢女吩咐车夫马上去县衙。

马车辚辚而行……

过了好一会儿,范若晴才说道:“这事儿有家里做主,无需问我怎么办。以她的身份,将来顶多是个良妾,我还怕了她不成?”她按了按发上的蝶形钗,眼睛微眯,唇边堆起一个轻蔑的笑,“我来这儿,就是想认认人罢了,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唉,不值一提呀。”

其实,她嘴上说得轻松,但心中有些复杂。

出门前,她还觉得婚事就此退了最好,表哥肯定会娶自己;但这会儿又变了卦,表哥的家境实在一般,她实在不想比姐妹们嫁得低。

而且,六弟范立远昨儿专门找人打听过楚余,他最近办过的几桩案子都很漂亮。这男人长得好,家世好,还不是绣花枕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拱手让人又实在可惜。

范若晴纠结片刻,忽然想起奶娘说过的话:姑娘不妨把这事交给老天处理,如果老天让姑娘嫁楚二公子,就说明姑娘跟表少爷有缘没份;如果老天让姑娘跟楚二公子退婚,那就正好全了姑娘和表少爷的情义。

是啊,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没必要为难自己嘛。

想到这里,范若晴脸上浮现出一丝轻松的笑意,干脆地转移了视线,参观泽县老百姓残破局促的民居去了。

刘七不知她内心的真实所想,心道,这大概就是古代嫡女的傻叉气量了,确实想得很开,虽说可笑,但适应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

毕竟,唯有如此,才能让苟活在男权世界里的正室,于后宅无休止的争宠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这样不行吧,自己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以楚余的精明,必定会趁此机会提出退婚……可即便他退婚,下一任也不会轮到自己。

自己这是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啊,任何好处都没捞到,甚至还可能便宜了陶叶那个贱人。

想到这里,刘七又看向范若晴,企图在她脸上找出一丝不甘来,但是没有,范若晴看起来心情非常不错,似乎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刘七了解她,这是个极其自我的丫头。她高兴,所有人就要陪着她笑,她若不开心,所有人就要陪着她哭。

难道自己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这丫头从来都没对楚余动过心?

若是这样,下一步又要如何走呢?

……

当刘七忙着招待手帕交,楚余周旋在母亲、未来岳母以及林家的案子中时,陶叶的日子反倒按部就班起来。

忐忑了五六天,始终风平浪静。

陶叶庆幸着把剩下的半颗心暂时收了起来,开始专心铺子的装修和珠宝设计。

县太爷始终没露面,关注铺子进展的一直是刘师爷。

他每天都去琳琅阁溜达一趟,看看对方的进度,偶尔还给陶叶提些意见。

这天早上,陶叶正在二楼画设计草稿,刘师爷捧着肚子进了屋,笑眯眯地说道:“小叶,咱用榉木会不会太寒酸了?我看刘七姑娘用的都是红酸枝。”

陶叶放下画笔,笑着说道:“小叶也去看过,他们做的大概是中高档,我们则以中低档为主,用不着那么好的。再说了,屋子里光线不足,榉木色浅,屋子也能亮堂些。”

刘师爷摩挲着肚子,点点头,“有道理,小叶的想法很务实……”他其实很好奇,陶叶这么小的年纪,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些见识呢,不过,转念一想,陶叶跟刘八爷学过木雕和木匠,想来对木材有更深的了解,所以,又把话咽回去了。

他走到陶叶身边,拎起一张设计稿。上面画的是书案摆件,总体像几本薄厚不一的书本和笔筒连在一起,看起来颇为新颖,但不知是做什么的,便问道:“这是什么?”